鎧裝熱電偶在高溫下引起的分流誤差現象正引起人們的關注。因此,有必要了解分流誤差的影響因素,并采取相應的對策,以減少或消除分流誤差的影響。
(1) 熱電偶直徑對于長度為9米的K型熱電偶(氧化鎂絕緣),只有熱電偶的中間部分被加熱。實驗結果表明,調車誤差的大小與其直徑的平方根成反比(直徑太細,不符合此規律),即直徑越小,調車誤差越大。當中部溫度高于800℃時,Ф3.2mm鎧裝熱電偶會產生分流誤差。而對于Ф6.4mm和Ф8mm鎧裝熱電偶,當中間溫度為900℃時,未發現分流誤差。當熱電偶中部溫度為1100℃,中部直徑為2.0mmф時,熱電偶產生的分流誤差僅為6.4mm的ф一半。該值(50%)接近于兩個熱電偶的電極絲直徑的平方比(1.42/2.02),電極絲直徑的平方比是電極絲的電阻比。因此,為了減小分流誤差,應盡量選用粗直徑熱電偶。
(2) 絕緣電阻在高溫下,氧化物的電阻率會隨著溫度的升高呈指數下降。分流誤差主要取決于高溫部件的絕緣性能。絕緣電阻越低,越容易產生分流誤差。當絕緣電阻增大10倍或減小到1/10時,分流誤差也減小到1/10或增大10倍。為了減小分流誤差,應盡可能使用粗直徑熱電偶來增加絕緣層的厚度。如果上述措施無效,則只能使用組裝好的熱電偶。
(3) 如果中間部分的溫度超過800℃,則可能存在分流誤差,其大小將隨著溫度的升高呈指數增長。因此,除測量端外,其他部位應盡量避免超過800℃。胡藝龍網帶在中部加熱溫度高于800℃時,加熱帶越長,測量端越遠,分流誤差越大。因此,加熱帶的長度應盡可能縮短,并且不要從測量端加熱,以減少分流誤差。
(4) 熱電偶絲電阻熱電偶絲直徑相同時,分流誤差隨熱電偶絲電阻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好使用低電阻的熱電偶線。例如,與K型熱電偶相比,相同直徑的S型熱電偶的分流誤差降低了40%。因此,S型熱電偶可以用來測量爐膛內的溫度場分布,雖然成本高,但更準確。
上一篇
測試熱阻選擇中應注意的幾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