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熱阻測溫原理是根據導體或半導體的電阻值隨溫度變化的特性來測量溫度或與溫度有關的參數。大多數金屬的電阻隨溫度而變化。溫度越高,電阻越大,即電阻溫度系數為正。大多數半導體材料具有負電阻溫度系數,即溫度越高,電阻越小。
對組成材料的要求
1.在溫度測量范圍內,化學和物理性質穩定;
2.重現性好;
3.電阻溫度系數大,靈敏度高;
4.電阻率高,可獲得小體積元素;
5.電阻溫度特性應盡可能接近線性;
6.價格低廉。
常見熱阻元件:
常用的熱敏電阻元件包括鉑熱敏電阻、銅熱敏電阻和半導體熱敏電阻。鉑熱敏電阻采用高純鉑絲繞制而成。它具有溫度測量高、性能穩定、重現性好、抗氧化等優點。因此,它被廣泛應用于基準測試、實驗室和工業領域。然而,在高溫下易被還原性氣氛污染,使鉑絲脆化,改變其電阻溫度特性。因此,它只能與套管保護一起使用。鉑絲的是溫度計的關鍵。鉑絲越高,穩定性越高,重現性越好,測溫也越高。
銅熱電阻的電阻值與溫度幾乎成線性關系,電阻溫度系數也很大,價格便宜。因此,在對測量要求不高的情況下,通常使用銅熱電阻。然而,它在高于100℃的大氣中容易被氧化,因此它主要用于測量-50~150℃的溫度范圍。半導體熱敏電阻的優點:負電阻溫度系數大,靈敏度高。由于電阻率大,可以制成體積小、電阻值大的電阻元件,使其具有較小的熱慣性和可測量的點溫度或動態溫度。缺點:同類半導體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特性高度分散,非線性嚴重,元件性能不穩定,互換性差,低。
下一篇
測試熱阻選擇中應注意的幾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