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述容易導致溫度傳感器外殼破裂的情況,我們與熱控專業和金屬專業共同研究,發現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減少溫度傳感器外殼破裂的發生。
(1)嚴格控制傳感器套管的插入深度。隨著插入深度的增加,保護套管的應力增加平方倍。因此,在測量溫度時,只需將溫度傳感器套管插入流體的等溫區,而無需將其插入管道的中心點,這有利于縮短溫度計袋的懸臂長度,降低其端點的振幅。
(2)在保證傳感器套管所需強度的前提下,對溫度傳感器套管的直徑進行了優化。因為當溫度傳感器套管的直徑增加時,表袋上的力會線性增加。因此,在選擇表袋直徑時,不僅要合理保證套筒的強度,還要盡可能錯開共振風險區域。
(3)改變橫截面形狀,并將其表面加工成結構類型,以便流體不會產生漩渦脫落。
(4)嚴格控制維修質量,做好傳感器外殼材料檢查,同時做好探傷工作,嚴防出現焊口裂紋、斷裂等異常事故。
(5)系統投入運行時,避免管道上的閥門突然全開。在閥門剛投入運行時,溫度傳感器外殼將承受很大的單向力。因此,在系統剛投入運行時,應緩慢開啟閥門,逐漸增加系統壓力,盡可能減小溫度傳感器殼體前后的壓差,避免因殼體上單向力過大而造成殼體斷裂事故。 當任何傳感器投入使用時,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我們應該理論聯系實際,根據具體情況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